close

 20140416181801.jpg  

吳定謙:像在家一樣的自在感,老闆熱情的招呼,泡上一整天也不累,就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咖啡館。

撰文--林宜屏

 

最早的咖啡記憶,是從我父親開始的,印象中的第一杯咖啡是著爸爸在家裡喝三合一的即溶咖啡包,因為爸爸總是習慣以一杯咖啡做為一天的開始。而國小時跟爸爸去飯店渡假,喝到機器煮的咖啡,就會讓人感到放鬆跟悠閒。大學到紐約住親戚家,為了搶便宜戲票,往往都是一大早出門,買一杯街頭小販一杯一塊美金的咖啡,配上甜甜圈,就這樣用咖啡跟甜甜圈等上好幾個小時,只為了買到戲票。今年過年,跟爸媽到日本北海道旅遊,在大雪紛飛的冬季,到了富良野「森之時計」(Mori no Tokei)咖啡館,這間咖啡館因為日劇悠閒時光的播映而成為前往富良野必去的景點之一,吧檯後方大片玻璃將銀白世界框成一幅雪國之冬畫作,而在這裡能享受自己動手磨咖啡豆的樂趣,這是屬於自己跟爸媽的回憶。 

以前會覺得喝咖啡是大人的事,是一種長大的象徵。現在,我習慣早上一杯咖啡。基本上,對咖啡並不會太挑,早上一杯黑咖啡,對我而言,是一種儀式、一種習慣。提醒自己一天開始了!早上如果有空,就起來用磨豆機、摩卡壺煮,原本都會加奶精喝,不過這兩年開始什麼都不加,改喝起黑咖啡;在劇場排戲時,則喝工作人員用濾紙煮的;拍戲時,有時在荒郊野外,就只好買杯超商的咖啡,一天至少一杯咖啡是我的最低需求,如果遇到排戲,那可就不知道要喝上幾杯了。

因為在家裡會容易分心,思緒卡住時就會分心去掃掃地、洗洗衣服等做起雜事,所以我喜歡待在咖啡館,這樣對我來說比較專心,可以待上一整天。我心中理想的咖啡廳是一間吵的咖啡廳,音樂得放得好,播放的最好是非主流音樂,這樣自己才不會被拉走,能讓自己專心在自己的世界裡,思考著劇本或者角色裡。

我最初窩著的咖啡館是師大的多鬆咖啡館,後來這間咖啡館收掉了,早秋咖啡館的老闆大樹將多鬆咖啡館的元素搬過來。我覺得咖啡館裡最有趣的是老闆,老闆跟客人間的互動很好,知道客人各自的喜好跟個性,讓咖啡館成了一處連結著人情與記憶的地方。你可以在這裡寫報告、寫東西或者什麼也不做就呆呆泡著,一間理想的咖啡館,得讓人置身其中有歸屬感,老闆跟客人間像回到自己客廳般自在。

店裡裝潢簡單,沒有過多的裝飾,不需要華麗的擺設。舒服的空間,可以愛待多久就待多久,不會有時間限制,而且店裡有提供能當正餐的餐點,不管咖啡或者餐飲價位都不會太貴,這樣不會太傷荷包,可以待很久。而對於藝文界的我來說,店裡最好還有放置些藝文訊息,這樣每次一來就能知道這個世界發生的事,不然很容易就跌進自的世界裡,與世隔絕,成為井底之蛙。我喝咖啡大部份喜歡喝美式咖啡,比較能喝到咖啡的香氣。在早秋咖啡,喜歡點上一杯熱美式,配上熱熱的水餃,蘸黑醋加辣椒,這樣就能解決一餐,也是我最喜歡泡咖啡館的行為模式。

在咖啡館,能讓我專心,能讓我放鬆,完成自己想寫的、想完成的畫面、情境,是一種能沉靜自己的場所。現在,咖啡對我而言,是一種正面的能量,一種熟悉的安全感,不是為了驅走瞌睡蟲,而是告訴自己:一天,要開始了!

【本文見刊於《食尚玩家》雜誌290期這杯咖啡有故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伊甸貓eden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